什么是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Sunk Cost),指的是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成本。比如你花了200元买了电影票,但电影非常难看。你坐在那里咬牙坚持看完,仅仅因为那200元花出去了——这,就是沉没成本误区。
一个经典例子
小王报了一个健身私教课,花了5000元。但上了两节课就感觉自己完全提不起兴趣,坚持也没效果。他心里明明知道不适合,但仍咬牙坚持:“钱都花了,再不练就白花了!”
真相是:那5000元早已回不来了,继续投入的“时间+意志力”才是真正正在损失的。
为什么我们会被沉没成本绑架?
不愿承认自己“错了”
停止意味着承认当初判断失误,面子挂不住。“不甘心”心理作祟
总觉得再等等、再坚持可能就回本了。我们对损失特别敏感,宁愿继续错下去,也不肯当机立断。情感投入被误当为价值
关系、时间、精力,一旦过多投入,就难以割舍,即便结果已注定失败。
沉没成本杀死了多少决定?
职场上:不离开一个没有成长空间的岗位,只因“干了三年,走太亏”;
投资上:死守一只亏损股票,只因“已经跌了一半,等涨回来再说”;
感情中:维持一段早已破裂的关系,只因“都在一起5年了,怎么舍得”;
别忘了:真正可怕的不是你失去了,而是你明明知道失去还不肯放手。
怎么摆脱沉没成本陷阱?
每一次决策都以“现在”为起点
问自己:如果现在是空白的,我还会选择继续吗?把“面子”与“理性”分开
真正成熟的人,不是永远做对,而是错了能认、能改。学会“止损”比坚持更难得
停止不是失败,而是把资源从“死胡同”里拔出来重新配置。
结语: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必须走完的路
沉没成本,是对过去的依恋,而生活是向前的旅程。
真正聪明的人,敢于放弃无望的坚持,才能拥抱更好的选择。
你不是输在当初的决定,而是输在了明知不合适还不肯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