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肠镜?
肠镜,全称为结肠镜检查(Colonoscopy),是一种利用可弯曲的电子内镜,通过肛门进入直肠和结肠,观察大肠黏膜情况的检查方法。医生不仅能直接看到病变,还能进行活检或切除息肉等操作。
二、为什么要做肠镜?
常见适应症包括:
大便带血、长期便血或黑便
大便习惯改变,如长期腹泻、便秘交替
体检发现粪便潜血阳性
家族有大肠癌、高危人群筛查
监测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肠镜是大肠癌早筛的金标准,能帮助医生在癌变前期就发现息肉并切除。
三、检查流程
准备阶段:
检查前 2–3 天饮食以清淡、低渣为主(如米汤、稀粥)。
检查前一晚及检查当天早晨服用泻药(清肠),保持肠道干净。
麻醉方式:
可选择普通肠镜(清醒状态)、无痛肠镜(静脉麻醉)。
检查过程:
医生将肠镜从肛门插入,沿直肠 → 乙状结肠 → 升结肠 → 盲肠逐段观察。
检查时间通常为 15–30 分钟。
治疗操作:
可在镜下进行息肉切除、止血、取活检等操作。
四、常见感受
普通肠镜:可能会有腹胀、轻度疼痛,主要是镜体和充气造成。
无痛肠镜:在麻醉下几乎无感,但需麻醉医生监护。
五、注意事项
检查前:严格清肠,否则残渣会影响观察甚至导致检查失败。
检查后:
如果做了活检或息肉切除,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清淡为主。
少数人可能会有轻微腹胀,一般休息后可缓解。
出现明显腹痛、便血,应及时就医。
六、小结
肠镜是发现大肠病变、预防大肠癌的最重要工具。很多早期大肠癌都是通过体检肠镜发现的。与其害怕,不如主动检查,用半小时换取长远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