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状态。
我们日常测量的血压,是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当这种压力长期高于正常水平,就称为高血压。
在医学上,高血压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问题,它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中风、心梗、肾衰密切相关,因此被称为“无声杀手”。
二、为什么会有高血压?
高血压的产生,就像给水管长期加压一样,涉及血液流动的力量、血管的状态和调节机制。
主要原因分为两类:
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95%)
目前没有单一病因,通常与遗传 + 生活方式共同作用。
常见影响因素:
高盐饮食
缺乏运动
超重或肥胖
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
吸烟、饮酒
遗传倾向(父母有高血压,子女风险更高)
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10%)
由其他疾病引起,如:
肾脏疾病(肾炎、肾动脉狭窄)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醛固酮增多症)
主动脉疾病
药物副作用(如长期服用某些激素类药物)
三、高压与低压的含义
测量血压时,我们通常会看到两个数值:
高压(收缩压,SBP)
心脏收缩时,血液被强力泵出,血管内压力达到峰值,这个最大值就是高压。
类比:水泵全力工作时水管内的压力。
低压(舒张压,DBP)
心脏舒张时,血液回流,血管内压力降至最低,这个最小值就是低压。
类比:水泵暂停时水管内的剩余压力。
四、为什么用 mmHg 作为血压单位?
mmHg 指“毫米汞柱”(millimeters of mercury),源自水银柱血压计的原理:
早期测量血压的仪器通过血液压力推高水银柱,测量水银柱的高度来反映血压。
1 mmHg = 使水银柱上升1毫米所需的压力。
虽然现在更多使用电子血压计,但为了统一标准,mmHg 依然沿用至今。
五、不同年龄段的血压标准(成人 & 儿童)
1. 成人血压分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 儿童与青少年血压
按年龄、性别、身高百分位划分,没有固定数值。
一般来说,越小年龄的儿童,正常血压值越低。
六、一天中血压的变化规律
血压并不是固定值,它会随着生物节律、活动、情绪等波动:
清晨:
6~10点,血压自然升高(晨峰期),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间段。
中午:
稍有回落,尤其午休后更明显。
下午至傍晚:
活动多,血压再次升高。
夜间睡眠:
血压自然下降10%~20%,称为“夜间下降”,是心血管系统的休息时间。
如果夜间血压不下降(“非杓型”),可能提示潜在的高血压风险或并发症。
七、重点提醒
高血压不可掉以轻心:即使无症状,也可能正在损伤心脏、脑、肾等器官。
正确测量血压:静坐5分钟后测量,避免咖啡、茶、运动、情绪激动等影响。
规律监测 + 健康生活: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是防控关键。
一句话总结:
血压是身体的“压力表”,高血压是长期高压运行的警报器。懂得它的成因、标准和规律,就能更好地守护血管健康,远离“无声杀手”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