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血常规?
血常规(Complete Blood Count,简称 CBC),是临床上最常用、最基础的实验室检查之一。通过抽取少量静脉血或指尖血,分析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帮助医生了解人体基本健康状况。
它就像“血液体检”,是许多疾病筛查和诊断的第一步。
发烧、头昏脑热、脸色苍白、乏力、皮肤有淤血……出现任何一项症状,医生往往都给患者开一个血常规检查,可以说是人们日常体检、就医所接触的最熟悉的检查项目之一,老百姓常称之为“验个血”, 大 部分人却不理 解为什么什么病都要做血常规,尽管做了检查,心里嘀咕不止。
事实上,这项简单的检查却非常重要。一张血常规检查,不仅对整体了解身体基本情况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可在身体还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及早发现某些疾病,因为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均提示有患上血液病的可能。
二、为什么要做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适应范围极广,常见用途包括:
感染性疾病:比如白细胞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炎症或感染。
贫血筛查: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可提示贫血类型。
血液病监测: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体检常规:几乎所有健康体检都包含血常规。
三、检查流程
采血:通常取静脉血 2–3 ml,部分场合也用指尖血。
实验室检测:血液进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数分钟即可出结果。
报告解读:由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四、血常规主要指标解读
临床上,血常规又称之为“全血细胞计数”,是用特殊的仪器将血液中的血细胞进行数量统计,然后根据血细胞的数量进行分析从而推测可能患有哪些疾病。
血常规通常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分类,各类细胞的大小、分布宽度,并配合某种急性反应蛋白等。
血常规检测不包含:血型、血糖、血粘度、血流变、凝血功能、血沉等项目。
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反映是否贫血。
白细胞(WBC)及分类:升高提示感染(细菌感染多为中性粒细胞↑,病毒感染多为淋巴细胞↑)。
血小板(PLT):过低可能出血风险,过高提示骨髓异常或炎症反应。
⚠️ 单项指标异常并不等于疾病,一定要结合病史与其他检查。
1、红细胞
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如果测得红细胞数量比正常减少,人们习惯上称其为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昏、气短、食欲不振、乏力等一系列缺氧症状。
2、血红蛋白
是红细胞的主要内容物,红细胞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是通过血红蛋白的作用来完成的。临床上根据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可将贫血分为:轻度(男性<120g l="" 110g="" l="" 90g="" l="" 60g="" l="" 30g="" l="" p="">
3、白细胞
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上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
4、性粒细胞
增高主要见于身体某部位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减少见于使用某些对血细胞又影响的药物、某些全身性疾病、病毒感染、血液疾病等。
5、淋巴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等。减少主要见于接触放射线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等。
6、血小板
主要功能是止血功能。血小板减少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齿龈出血、月经增多等,严重时可发生咯血、呕血、黑便、甚至脑出血等,很多全身性疾病、肿瘤、血液病等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五、注意事项
抽血前一般不需空腹(除非与其他检查同时进行)。
月经期女性可能出现轻度贫血表现。
近期剧烈运动、感染、用药等都会影响指标。
以从血常规中看出哪些问题呢?
1、 判断感染
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用以提示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2、 判断贫血
当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正常时表示人体并无贫血性疾病,所以很多外伤患者会通过血常规来判断有无血管及脏器的损伤。
3、 提示过敏、寄生虫
白细胞分类下的“嗜酸性粒细胞”一旦明显升高,提示患者可能有接触性过敏现象或体内有寄生虫感染,需要进一步排查。
4、 辅助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炎
慢阻肺病人血常规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长期轻度增高,提示机体有长期的慢性炎症反应,可以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X光胸片判断病情进展,用药改善慢阻肺病情。
5、 提示肿瘤、传染病
血常规显示全血细胞均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大小明显减低,通常提示患者是否有癌变的可能,如患白血病、肿瘤;或有影响机体免疫及造血功能的传染病,如艾滋,需要结合症状进一步排查。
6、 提示肝炎
肝炎等病人血常规常见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这与肝脏受损后消耗血小板并伴合成不良有关,可结合肝功检查进行诊断。
抽取手指血和静脉血有何不同?
血常规检查采取无名指末梢血检验对比静脉血检验结果:通常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指数略高;血小板数略低,但差异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因此门诊已推广静脉采血,而采手指血有快速便捷、创伤小、易操作的优点,因此常用于急诊、复诊、床旁检测及儿童取血。
六、小结
血常规是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费用低、结果快、信息量大。它是疾病诊断的“晴雨表”,但不能单靠血常规确诊,还需要医生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