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切它,便是星星形;一咬清脆,便是岭南佳果。”
杨桃看似“趣味水果”,其实它背后隐藏着不少知识点——从树种、口感、营养、风险到食用方式,这里一篇全盘为你揭开。
一、什么是杨桃?
杨桃(学名 杨桃/英语 Starfruit/拉丁名 Averrhoa carambola)属于酢浆草科,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现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和台湾地区。
它的最大“名片”是:横切面呈五角星状,因此在国外又有“starfruit”(星果/星形果)之称。
在中国南方,“杨桃”亦被称作“阳桃”“羊桃”“五敛子”。
果树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度可达 5–10 米。成熟果实皮薄多汁、果肉脆甜,尤其在夏末秋初为佳。
二、为什么它值得你认识?
营养与风味亮点
热量低:每 100 g 杨桃约 31 千卡,碳水化合物约 7.4 g,是低糖低热量水果中的优选。
水分高、纤维丰富:尤其适合做水果沙拉或直接生吃。
含维生素 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及多种矿物质,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渴、润喉效果。
风味独特:既有酸味也有甜味,横切星形本身就增强了视觉吸引力,非常适合拍照、社交分享。
❗ 食用需知:并非人人适合
虽营养丰富,但杨桃含有较高的草酸及一种名为 “Caramboxin” 的神经毒素,对肾功能不佳者风险较高。
对于健康人亦建议适量食用,不宜大量空腹或作为唯一水果摄入。
若有慢性肾病、尿酸偏高、易结石者,建议慎食或遵医嘱。

三、主要品种 &产地简览
根据风味可分为“甜味种”“酸味种”:甜味种一般适合鲜食,果粒大;酸味种多用于加工(如腌制、果汁)。
中国主要产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云南等地。
台湾资料中提到:如“秤锤种”“二林种”“红肉种”等变种,糖度与风味各有差异。
四、好处与坏处
贴心提醒:
健康人适量食用完全可;但若有肾病、高尿酸、慢性结石历史,建议避免或少量。

五、怎么吃才最享受?
鲜食推荐
选果:果皮呈金黄色、有光泽、无黑斑者佳。熟度在 7-9 分熟为最佳。
切法:洗净后可纵向切两头,再横截成薄片,呈星形美观。
搭配:可直接吃、亦可加入水果沙拉、薄荷、柑橘类水果增强风味。
加工场景
果汁:酸味种尤其适合榨汁或做冰饮。
蜜饯/果脯:将果块或薄片腌制或烘干,夏日解渴佳品。
烹饪:可用作炒菜、入汤或做糖醋配菜,味道清爽。
六、选购与储存小技巧
选择果皮光滑、有蜡质感、果稜完整的果子。
储存:最好冷藏,可延长保鲜;如切片建议尽快食用避免氧化。
切记:果稜边缘稍硬、种子及囊膜稍韧,生食时建议修除边缘、剔除种子。
七、总结一句话
杨桃,这颗“星形果”不仅形状吸睛、风味爽口,更隐藏着丰富营养 —— 适量品尝,是一道夏日清爽;但不是万能,身体状况不同也有不同的“适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