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为什么要了解光纤接口
在光通信系统中,光纤只是传输介质,要把光信号可靠地传入传出设备,就必须通过连接器接口完成精确对接。
一个光纤链路的性能,除了取决于光纤本身衰减、光模块性能,还与接口类型、端面精度、适用环境密切相关。
接口选型影响的三大核心指标:
插入损耗(IL):信号强度损耗,越低越好。
回波损耗(RL):反射回光功率,越高越好(即反射越少)。
机械可靠性与密度:插拔寿命、端口数量、维护便利性。
了解常见接口的特点与适用场景,可以在设计和运维中做到合理选型、降低成本、提高稳定性。
二、常见光纤接口类型详解
常用光纤接口介绍
光纤接口是用来连接光纤线缆的物理接口。其原理是利用了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从而发生了全反射。通常有SC、ST、FC等几种类型,它们由日本NTT公司开发。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缩写,其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ST接口通常用于10Base-F,SC接口通常用于100Base-FX。
FC型光纤跳线
外部加强方式是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FC连接头一般电信网络采用,有一螺帽拧到适配器上,优点是牢靠、防灰尘,缺点是安装时间稍长。一般在ODF侧采用(配线架上用的最多,也多用于光端机)
SC型光纤跳线
连接GBIC光模块的连接器,它的外壳呈矩形,紧固方式是采用插拔销闩式,不须旋转。SC连接头直接插拔,使用很方便,缺点是容易掉出来(路由器交换机上用的最多)
ST型光纤跳线
ST头插入后旋转半周有一卡口固定,缺点是容易折断;常用于光纤配线架,外壳呈圆形,紧固方式为螺丝扣。(对于10Base-F连接来说,连接器通常是ST类型。
LC型光纤跳线
连接SFP模块的连接器,它采用操作方便的模块化插孔(RJ)闩锁机理制成。(SFP光模块默认LC接口)
三、端面类型与颜色识别
PC 是Physical Contact,物理接触。PC是微球面研磨抛光,插芯表面研磨成轻微球面,光纤纤芯位于弯曲最高点,这样可有效减少光纤组件之间的空气隙,使两个光纤端面达到物理接触。
UPC (Ultra Physical Contact),超物理端面。UPC连接器端面并不是完全平的,有一个轻微的弧度以达到更精准的对接。UPC是在PC的基础上更加优化了端面抛光和表面光洁度,端面看起来更加呈圆顶状。
APC (Angled Physical Contact) 称为斜面物理接触,光纤端面通常研磨成8°斜面。8°角斜面让光纤端面更紧密,并且将光通过其斜面角度反射到包层而不是直接返回到光源处, 提供了更好的连接性能。
颜色快速判别法:
蓝色 → UPC
绿色 → APC
米色 / 橙色 / 湖蓝 → 多模(根据OM等级区分)
四、典型应用场景解析
1. 数据中心与高密环境
特点:端口密度高、传输速率高(10G~800G)、机柜空间紧张。
常用接口:
LC 双工:适用于单模/多模短距链路,连接 SFP/SFP+ 等模块。
MPO/MTP:用于并行光(SR4/DR4/SR8/DR8)或结构化布线主干,实现 40/100/200/400G 高速互联。
CS/SN/MDC:新一代高密接口,配合 QSFP-DD/OSFP 模块使用,节省面板空间。
2. 运营商骨干与城域传输
特点:距离长(10~100+ km)、稳定性要求高、对反射极为敏感。
常用接口:
LC-APC / SC-APC / E2000-APC:高回波损耗,防反射效果佳。
FC-APC:抗震动能力强,适合机房与野外配线点。
3. FTTH(光纤到户)接入网
特点:批量铺设、成本敏感、易维护。
常用接口:
SC-APC:ONU、光分路器标准接口,成本低、插拔方便。
4. 工业与安防视频传输
特点:环境恶劣,振动、温差变化大。
常用接口:
FC-UPC:螺纹锁紧,抗振动效果好。
ST-UPC:老式视频传输网络常见。
五、接口选型建议
看距离与波长
长距、反射敏感 → APC
短距数通 → UPC
看带宽与端口密度
高密、并行传输 → MPO/CS/SN/MDC
普通互联 → LC/SC
看工程环境
户外、振动大 → FC/E2000
室内机柜 → LC/SC
看设备接口形态
按光模块类型选接口(SFP=LC、QSFP-SR4= MTP-12)
六、总结
光纤接口的种类虽然多,但核心选型逻辑不复杂:
LC:高密度通用型,数据中心和企业网主力
SC:成本低,FTTH 和传统 ODF 常用
FC:抗振稳固,传输网与实验室常用
E2000:高端防尘,骨干网和 CATV 用
MPO/MTP:并行高速传输主力
CS/SN/MDC:新一代高密高速接口
选接口不是单看名字,还要结合距离、带宽、设备接口、施工环境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