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istrator
Published on 2025-08-11 / 2 Visits
0
0

《从“入局光缆”看光纤网络全景:35个必懂通信布线名词全解析》


一、背景:为什么要搞清楚这些名词?

在光纤通信、数据中心和机房建设领域,工程人员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专业名词——入局光缆、局内光缆、干线光缆、配线光缆、尾纤、跳纤……
这些名词看似简单,但它们背后的含义直接影响设计方案、施工工艺、维护效率和故障定位

很多新入行的工程师或甲方客户,经常在招标文件、施工图纸、验收文档里遇到这些术语,却因为理解不够准确导致:

  • 材料预算错误(选错光缆规格或接口类型)

  • 施工顺序混乱(布线走向、机房接口规划错误)

  • 后期维护困难(端口标识混乱,找不到对应光纤)

因此,系统地掌握这些名词不仅能帮助我们读懂图纸、设计合理的网络架构,还能在招投标和技术交流中赢得专业信任。


1、光纤是什么

从物理结构上来看,光纤(裸纤)绕成一盘是下图这样的?

平常我们说到光纤一词,如果不加其它修饰词,我们即认为指的是裸纤。

裸纤是指仅包含纤芯、包层和涂覆层的光纤。

裸纤的保护主要依靠涂覆层,为了跟其它有护套等保护结构的光纤线缆区分,通俗的称这种没有外护套等保护结构的光纤为裸纤。

我们知道光纤的主要作用是传输光能量、光信号。

裸纤能不能在光纤传输中使用呢?

这取决于应用的环境。

在一些环境比较友好的场景,如室内实验室及生产车间等,裸纤用于模拟光纤传输线路测试有比较大的优势。

裸纤因为没有多余的保护结构,芯径尺寸比较小,在较小的光纤盘上即可绕制几十公里的光纤长度,省去了像光缆那样一段一段熔接拼长的过程,平均损耗较小。而且光纤盘比较小,不占地方。

但,如果是室外比较复杂的应用环境,如地下管道、直埋、水底、架空等,裸纤因为没有保护结构比较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断裂,显然无法满足此类应用环境需求。

管道光缆

直埋光缆

架空光缆

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是光纤区别与其它传输介质的一个重要优势。

如果光纤仅能在室内(友好环境)使用是不是有点鸡肋了呢?毕竟要实现远距离传输,光纤所途经的线路不可能都像室内那样环境友好。

那怎么办呢?

可根据应用环境的需求,将光纤加上各种保护结构,加工成光缆。光纤加工成光缆后,可适应严苛的环境条件,能够确保光纤的传输性能和可靠性。

2、光缆是什么

光缆(Optical Cable)是由光纤和保护材料组成的线缆,用于在通信网络中传输光信号。

光缆的主要组成部分

光纤:光缆的核心部分,用于传递光信号。光纤可以是单模光纤(SMF)或多模光纤(MMF),根据传输距离和带宽要求选择不同类型。

护套:外层的保护材料,保护光纤免受物理损害和环境影响。

加强芯:在光缆内部,通常由玻璃纤维或其他材料构成,用于增强光纤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填充材料:在光纤和护套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的材料,帮助保护光纤并保持其位置,常见的填充材料包括胶水或纤维填料。

缓冲层:提供额外的保护层,以防止光纤受损。

光缆的设计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室内光缆、室外光缆、地下光缆等。每种光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材料,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需求。

光纤通信是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将信息从一个位置传递至另外一个位置。

为了实现信息传输的目的,就需要在两个位置之间敷设光纤线路。这里所说的光纤线路指的是光缆。

需要注意的是,除光纤到户的皮线光缆和一些特殊应用的光缆外,一根光缆内通常包含多芯光纤。

短的光缆可以通过熔接或使用光纤连接器连接的方式组成长的光缆线路。

采用熔接方式连接光缆,光缆的接续非常固定,需要变动的话,灵活度不够。这种方式适用于连接后不需要或极少需要变动的场景。

3、光纤连接器

采用光纤连接器连接光缆可以提高光纤连接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可是,光缆自身是不带光纤连接器的。

那制作光缆的时候给光缆把光纤连接器加上行不行?

不太合适。

一、损耗,使用光纤连接器连接的损耗比熔接要大不少,如果光纤线路比较长,较多的使用光纤连接器的话,会加大整个光纤链路的损耗。

所以通常在一些节点位置才会采用光纤连接器连接,其余位置通常采用熔接的方式连接。

二、安装敷设难度,有些应用场景,比如地下管道,如果光缆预制了光纤连接头,受尺寸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光缆无法从管道中穿过去。

而且光纤连接器是属于精密器件,要保证它的性能,那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格外的小心保护,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光缆敷设的难度。

既然生产光缆时预制接头不行,那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头呢?

也不太行。

光纤连接器能够有效传输光信号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超物理端面接触,光纤连接对连接器的端面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制作光纤连接器的时候,光纤和陶瓷插芯是一起研磨成型的。

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手工制作接头明显无法达到那么高精度要求。把研磨设备托到施工现场去也不现实。

那怎么办呢?

解决办法是使用尾纤。

4、什么是尾纤?

尾纤是只有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的光纤线缆。

将不带连接器的一端与光缆的一芯光纤熔接起来,就可以给光纤提供一个连接头。尾纤的光纤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连接头的问题通过熔接尾纤解决了。但随之又有了两个新的问题。

1)光纤连接器,尾纤与光缆的熔接点以及尾纤的光纤部分都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直接裸漏在外面肯定是不行的。

2)线路节点处可能会存在多条光缆,而每条光缆可能会有几十甚至上百芯,这么多芯光纤熔接了光纤连接器后放置在一个位置,如果不能有序的管理起来,后面别说便利性了,不给自己增加麻烦就不错了。

那有没有办法能兼顾解决上述的两个问题呢?

在节点位置设置一个光交箱。

光交箱通常是一种金属结构的密封箱子,可起到防水、防尘、放破坏的保护作用。

我们平常在路边可能会经常看到光交箱,但估计没怎么注意,它大概是下图这个样子的。

光交箱内部通常会配很多法兰盘(熔纤盘)。法兰盘大概是长的下面这个样子的。

一般来说,法兰盘内部是带尾纤的,可以用于与光缆熔接。它的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光缆敷设到光交箱位置,会预留一定的长度出来,然后会将光缆用某种方式给固定好。固定光缆是为了屏蔽外界对光缆产生的拉力影响,对光纤熔接点起到保护作用。

预留长度部分的光缆会进行开剥,剥开后的光纤在熔纤盘内部与尾纤熔接,通过熔纤盘上的适配器(法兰)给外部提供光纤接口。

将节点处每根光缆都按上述的方式安装好,并对每一芯光纤的信息做好标识,这样后续在接续使用、运营维护过程中就很清晰方便了。

注:通常光交箱门的内侧会张贴一张光纤配线的线序表,可以在此处填写或标识光纤关键信息。

从上面的光纤配线架图我们可以看出,每根光缆的每一芯光纤都是熔接好了尾纤,通过适配器对外提供了光纤接口的。那再如何将这些光缆连接起来呢?

使用光纤跳线。

光纤跳线是两端都带有光纤连接器的光纤线缆。

示例如下图所。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问题没有?

上图的光纤跳线两边接头类型是不一样的,一边是LC/UPC的,另一边是SC/APC的。

光纤跳线两端的接头类型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

T14: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头一文所述,光纤连接器的类型非常多,各个设备、器件生产厂家根据自身的情况给自家生产的产品配置的光纤连接头或光纤接口各不相同,这些器件或设备之间要实现正常的连接,就可能需要这种两端接头类型不一样的光纤跳线来转接一下。

因为光纤跳线两端都有光纤连接头,只要将熔纤盘上两芯光纤相对应的接口连接起来即可实现光缆的连接。

后续如果需要变更光纤线路的连接,只需要调整光纤连接器连接的位置即可。

下面用一个动图来演示一下光纤跳线的“跳”,相信大家应该就会很容易理解了。

至此光缆的接续过程讲完了。

前面提到的光纤、尾纤、跳线、光缆这些器件产品在应用中都体现出来了。

希望能对大家理解这些产品联系与差异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光纤、尾纤、跳线、光缆对比总结

联系

他们本质上来说都主要由光纤组成,功能都是用于传输光信号。

区别

光纤:是所有光纤线缆(尾纤、跳线、光缆等)的基本组成成分,不加修饰词说到光纤时,指的是裸纤。光信号的传输主要依靠光纤。

尾纤:指的是只有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的光纤线缆,通常用于给光纤线路或器件提供连接头。这种线缆一般是带有简易的外护套保护结构。

跳线:指的是两端都带有光纤连接器的光纤线缆,通常用做从设备到光纤布线链路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器件与器件之间短距离跳接(转接)使用。光纤跳线有跟跟尾纤一样简易保护结构的,也有用于特定场合加强铠装保护结构的。

光缆:是由光纤和保护材料组成的线缆,用于光纤通信中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光信号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光缆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为满足不同环境下的应用需求,每种光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材料。

二、核心名词①:入局光缆

1. 定义

入局光缆(Incoming Optical Cable / Feeder Cable)指从外部通信网络进入机房或局站的光缆
它是机房与外界通信网络的桥梁,也是机房光纤资源的来源点。

2. 作用

  • 业务引入:承载外部骨干网或城域环网业务进入本机房。

  • 端口统一管理:所有入局光缆在 ODF(光纤配线架)端接,便于分配与维护。

  • 维护与扩容接口:方便测试、割接、扩容。

3. 工程要点

  • 物理防护:入局孔需防水、防火封堵。

  • 机械固定:光缆固定在引入架,避免拉力作用到纤芯。

  • 接地保护:金属加强件接地。

  • 标签标识:来源、芯数、用途必须清晰。


三、核心名词②:出局光缆

  • 从机房 ODF 出口连接到外部节点或下级局站的光缆。

  • 与入局光缆相反方向,通常用于业务下发或互联

  • 在链路图上,入局/出局的区分是以机房为视角的。


四、光缆按位置分类

名词

英文

含义

典型应用

入局光缆

Incoming / Feeder

外网 → 机房

骨干业务引入

出局光缆

Outgoing

机房 → 外网

下发业务

引入光缆

Lead-in

室外 → 室内引入段

从管道进机房

局内光缆

Indoor

机房内设备间

ODF ↔ 设备

干线光缆

Backbone

核心主干线路

城域网、骨干网

配线光缆

Distribution

从主干到终端

楼层配线间


五、光缆按网络层级分类

名词

英文

含义

场景

主干光缆

Trunk Cable

核心层大容量光缆

数据中心骨干

汇聚光缆

Aggregation Cable

汇集接入层业务

区域机房互联

接入光缆

Access Cable

连接用户接入点

FTTx 接入

分支光缆

Drop Cable

从分光器到用户

FTTH 入户

跳纤

Patch Cord

短距离连接设备

ODF ↔ 光模块


六、光缆按传输方向分类

名词

英文

含义

备注

上行光缆

Uplink Cable

下级 → 上级节点

站点回传

下行光缆

Downlink Cable

上级 → 下级节点

业务下发

回传光缆

Backhaul Cable

接入点回传到核心

5G/4G 基站回传


七、光缆按结构与用途分类

名词

英文

含义

场景

尾纤(尾缆)

Pigtail

一端带接头、一端裸纤

熔接端接

跳线

Patch Cord

两端带接头

设备 ↔ ODF

配线尾缆

Distribution Pigtail

成束尾纤

大容量 ODF

分支光缆

Breakout Cable

可直接分出多条子线

楼层分光箱

微缆

Micro Cable

外径小、芯数多

微管吹缆、FTTH


八、工程实战中的命名逻辑

在机房施工与文档中:

  • 入局 / 出局 → 以机房为视角

  • 上行 / 下行 → 以网络传输方向为视角

  • 干线 / 配线 → 以网络层级为视角

例如:

入局光缆 GJYXCH-96B1 → ODF-1-1~96
出局光缆 GYTA-48B1   → ODF-2-1~48

这样既能反映物理走向,又能在台账中快速定位。


九、常见错误与避免方法

  1. 名词混用 → 设计图纸中“入局/出局”与“上行/下行”混为一谈,导致施工方向错误。

  2. 标签缺失 → 后期维护无法定位光纤来源,建议执行统一编号规则。

  3. 光缆冗长或过紧 → 影响盘纤与维护,应留合理余长(一般 ≥3 m)。

  4. 端口映射不清 → ODF 端口与光缆芯序未在文档中映射,测试困难。


十、总结

理解这些名词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或记忆,而是为了在实际项目中:

  • 看懂施工图纸

  • 做对布线设计

  • 快速定位故障

  • 避免沟通误解

对于甲方来说,懂这些名词意味着能听懂施工单位的方案
对于乙方工程师来说,懂这些名词意味着能用标准语言与客户和同事交流,减少返工和争议。


📌 一句话记忆
光纤网络的每一段光缆,都有它在拓扑中的“位置名”和“功能名”,搞清楚这些名词,就是掌握了光缆管理的地图。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