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排便造影?
排便造影(Defecography),又称排粪造影,是一种特殊的X线或磁共振检查方法。通过在直肠内注入对比剂(通常是仿粪便糊状物),在患者排便的过程中动态拍摄影像,从而评估直肠、肛门及盆底功能。
它不像普通X光那样静态,而是能直观记录患者排便的全过程,因此被称为“排便功能的录像机”。
二、为什么要做排便造影?
排便造影主要用于评估各种排便功能障碍,例如:
便秘难排:怀疑出口梗阻型便秘(如直肠前突、直肠内套叠)。
大便失禁:评估肛门括约肌和盆底功能。
盆底疾病:如盆底松弛、盆底下降。
术前评估或术后随访:如直肠手术、痔疮手术后排便情况。
它能帮助医生找到“排便不畅”的真正原因。
三、检查流程
准备阶段:
检查前不需要严格清肠,但应避免过饱或大量进食。
女性患者需避开月经期。
对比剂注入:
将仿粪便性状的钡剂或凝胶注入直肠,有时还会注入阴道或膀胱,以评估盆底整体情况。
影像采集:
患者坐在特制的排便椅上,模拟自然排便。
在排便过程中连续拍摄X线或进行MRI动态扫描。
过程结束:
检查时间一般 15–30 分钟,造影剂会随排便排出。
四、常见感受
检查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羞涩感,需要克服心理障碍。
注入造影剂时有轻度异物感,但通常可耐受。
无明显疼痛,大部分患者检查后即可正常生活。
五、注意事项
检查当天尽量穿宽松衣物,便于操作。
检查后少数人可能有轻度腹部不适,一般无需处理。
有直肠严重炎症或急性肛周感染者需谨慎进行。
六、小结
排便造影是一种评估排便功能障碍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医生“看清楚”直肠和盆底在排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虽然检查过程稍显尴尬,但它对便秘、失禁等顽固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至关重要。
适用人群:磁共振排粪造影适用于出口梗阻性便秘、盆底功能障碍、脏器脱垂、直肠前突等疾病,凡是有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排便等待、排便不净肛门下坠等症状都可进行磁共振排粪造影检查。
特色优势:
图像特点:磁共振动态排粪造影图像清晰,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清楚的显示组织解剖关系,有无实质性病变。
动静对比:磁共振动态排粪造影还可以分别观察动态、力排像并且与静息状态下的图像进行对比,这是磁共振动态排粪造影发展到目前区别于其他检查最大的优点。
全面立体:磁共振动态排粪造影可以从冠状位、矢状位、横轴位三维平面和静息、力排不同状态下较全面的反映盆底的功能和状态,有助于便秘形成机制的分析。
安全便捷:磁共振动态排粪造影对人体没有X线辐射损害,无创伤性、安全,并且操作简单。操作过程中,患者仅需要经操作前简单训练就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