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理念
东北蘸酱菜的灵魂在 酱,其次是 菜的脆爽。必须保证:
酱香浓郁、咸鲜适口,不能死咸;
菜品新鲜、色泽亮丽,切配均匀;
摆盘大气,既有家常氛围,又带餐厅精致感。
二、食材配比(4–6 人份)
蔬菜部分(总量约 800 g,拼盘式)
黄瓜 150 g(切条,去籽)
芹菜段 100 g(斜刀切段,焯水)
圆生菜 150 g(整叶,洗净沥干)
大葱白 100 g(切成长段)
胡萝卜 100 g(切条,焯水)
西芹叶或香菜 50 g(点缀)
其他可选:青椒条、卷心菜块、油麦菜段、萝卜条、蒜薹段,各 50–80 g
✅ 蔬菜讲究“荤素搭配的脆感”:生吃(黄瓜/生菜)+轻焯(芹菜/胡萝卜),颜色丰富,口感层次分明。
主酱部分(大厨调配)
以 黄豆酱 + 大酱为基础,加入增香辅料。
黄豆酱(或东北大酱) 120 g
花生酱(细滑型) 20 g
熟芝麻酱 30 g
蒜末 15 g
香葱末 10 g
熟白芝麻 10 g
生抽 10 g
白糖 5 g(提鲜,缓解死咸)
香油 10 g
辣椒油 10 g(可选)
三、操作流程
1. 蔬菜处理
清洗:所有蔬菜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去农残。
切配:黄瓜、胡萝卜切粗条(约 8×1 cm),葱白斜切长段。
焯水:胡萝卜、芹菜条入沸水中焯 20 秒,立即冰水过凉,保持脆嫩和鲜亮颜色。
沥干:所有食材彻底控水,否则蘸酱时会稀释酱味。
2. 调酱
小锅中放入黄豆酱、芝麻酱、花生酱,加少许温水(30 g)搅匀,避免结块。
加入蒜末、白糖、生抽,小火加热搅拌至均匀顺滑(不能煮沸)。
出锅前加入香油、辣椒油,撒熟芝麻和葱末,盛入小碗即成。
3. 装盘
选用大圆盘,外圈摆放黄瓜、胡萝卜、芹菜、生菜,颜色交替,形成拼盘。
内圈可放葱白段、卷心菜、香菜叶,形成层次。
酱碟放盘中央,略高于菜品,方便取蘸。
四、口味要点
咸鲜适中:大酱咸度高,加入芝麻酱和花生酱中和,口感更细腻。
香气层次:芝麻酱浓郁、花生酱柔和,蒜末辛香,香油提香,辣椒油增味。
脆爽清新:蔬菜必须冷脆,入口与酱形成鲜明对比。
五、升级思路(餐厅可用)
双碟出品:一碟传统大酱,一碟改良麻酱版(偏北京口味),顾客可二选。
加蛋黄:调酱时加入 1 个煮熟蛋黄,酱体更醇厚。
摆盘艺术化:蔬菜按彩虹色系摆放,从绿色(黄瓜)到橙色(胡萝卜),视觉冲击力强。
分子料理点缀:部分餐厅会在蘸酱上加一点“蒜蓉泡沫”或“香菜油滴”,提升档次。
✨ 成品效果:
盘中蔬菜色彩缤纷,脆嫩爽口;中间蘸酱浓香扑鼻,入口咸鲜醇厚,蒜香与芝麻香交织,真正体现“东北大气家常”与“大厨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