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压计的两大类型
在进入电子血压计原理之前,我们先知道血压计大致分两类:
水银血压计(传统听诊法)——医生用听诊器和水银柱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
电子血压计(示波法)——利用传感器自动分析脉搏波变化,无需听诊器。
水银血压计容易产生人为误差,且存在水银泄漏的隐患;电子血压计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准确性已非常可靠了,且使用方法更易掌握。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发布《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履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产品,医院也在逐步从水银血压计过渡到电子血压计。
还有不常用的弹簧表式血压计,本文重点讲电子血压计的工作机制。
市面上的电子血压计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臂式,还有一种是腕式。从设计精度和制造精度来说,腕式与臂式的的检验规格都是一样的,从原理上讲没有明显区别,所以只要取得了注册证的血压计,腕式和臂式精准度都是一样的。
但因血压计测量结果受测量姿势影响比较大,手臂与心脏近,基本上与心脏位置是平行的,测量要求没有腕式的严格;手腕离心脏远,测量时必须与心脏平行保持一致,要稍有变动,就会产生较大误差,会影响测量结果。作为家庭使用,还是更推荐臂式的。
阶梯式放气可以在单一下降过程中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扩大压力下降的范围,这种放气方式确保可以察觉脉冲,并且不会错过单一脉冲信号,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为了测量的数据更准确,对于测量姿势和测量时间有一定的要求。在测量姿势上,需要让被测者坐在椅子上,两脚平放不要交叉,手臂自然伸直放在桌面上,掌心向上,不要随意移动,使臂带的位置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测量血压的最佳时间为早晨起床后1小时内,或者晚上就餐之前。
随着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各项医疗技术必然会更加精进,电子血压计的测量也会更加准确,希望它能成为每个家庭靠谱又精确的管家,为每一个家庭送去贴心的提醒和关怀。
二、电子血压计测量的核心原理——示波法(Oscillometric Method)
1. 基本思路
当袖带缠在手臂上并充气时,会压迫肱动脉,阻断血流。
当袖带慢慢放气,血液重新流动时,会在动脉壁产生微小的振动(脉搏波)。
电子血压计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这些振动信号,并计算出收缩压、舒张压。
📌 关键点:
最高点振动对应平均动脉压(MAP)
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通过数学模型和经验公式换算得出
2. 测量流程分解
充气阶段
袖带内的气泵启动,充气到一个高于收缩压的压力(一般 180-200mmHg),完全压迫动脉。
放气阶段
以恒定速度缓慢放气(约 2-4 mmHg/s)
动脉恢复血流,脉搏波开始出现在压力信号中
信号分析
压力传感器记录压力 + 脉搏波的变化曲线
电子芯片通过算法分析振动幅度变化
结果计算
振动幅度最大点 → 平均动脉压
根据振动幅度比例(一般是最大值的 0.55-0.7)推算收缩压和舒张压
三、示波法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
全自动,无需专业医护
可在家中多次测量,方便长期监测
误差可控(国际标准规定 ±3 mmHg)
局限
对心律不齐患者可能不够准确(脉搏波不规则)
使用不当(袖带松、位置错误)会导致误差
依赖算法模型,不如水银听诊法在特殊人群中精准
四、电子血压计的核心部件
五、正确使用电子血压计的要点
测量前休息 5 分钟,保持安静
坐姿端正,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袖带下缘距肘弯约 2-3 厘米,贴合手臂
测量过程中保持不说话、不移动
连续测量时间隔 1 分钟以上,取平均值
📌 常见误区
衣服隔着测 → 会影响压力传递,导致读数偏高
双脚交叉坐 → 会增加血压读数
刚运动完立即测 → 会导致血压短时升高
六、为什么血压测量时要求袖带或腕带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
1. 血压是“相对高度”的压力
血压本质上是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通过袖带的压力传感器间接测得。
如果袖带高于或低于心脏,测量的压力会受到静水压力差的影响。
📌 原理:
每高出或低于心脏 10 cm,测量值会产生大约 7-8 mmHg 的误差。
袖带高于心脏 → 测值偏低
袖带低于心脏 → 测值偏高
2. 心脏是血压的参考点
血压定义中的“收缩压/舒张压”是指心脏射血与舒张时的血管压力。
以心脏水平作为统一基准,才能保证测量值与医学定义一致。
3. 腕式血压计特别需要注意
腕式血压计比上臂式更容易受位置影响。
如果手自然垂下,腕带明显低于心脏,读数可能虚高。
正确姿势:测量时将手抬至与心脏齐平,最好手臂放在桌子或支撑物上保持稳定。
4. 使用小技巧
上臂式血压计:坐姿端正,袖带下缘离肘弯约 2-3 cm,手臂放在桌子上,确保袖带中心与心脏同高。
腕式血压计:手心向上,手臂自然弯曲,用另一只手轻轻支撑,让手腕与心脏保持水平。
一句话总结:
血压测量必须以心脏水平为基准,否则会因为重力作用导致读数偏差,从而影响血压判断和健康管理。
七、为什么要定期测量血压
高血压早期往往无症状,但长期可导致心脏病、中风、肾病
家用电子血压计方便监测趋势,早发现异常,早干预
医生更建议关注血压变化趋势而不是单次读数
八、总结
电子血压计用的是示波法:通过袖带加压、检测脉搏波振动,再用算法推算高压与低压。
它让普通人在家就能进行相对精准的血压监测,但前提是正确操作并理解它的局限性。
一句话:会用电子血压计,不仅能看数字,还能读懂身体的“压力曲线”。